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美育基础》课程专科试题与答案
- 时间:
- 2022-03-10 15:21:08
- 作者:
- 浙江自考网
- 阅读:
- 来源:
- 浙江自考网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美育基础试题与答案,由浙江自考网整理,供考生查看。
试题查看: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美育基础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美育基础试题与答案
课程代码 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 2.D 3.B 4.A 5.A 6.A 7.A 8.D 9.C 10.C 11.A 12.A 13.D 14.A 15.D 16.C 17.C 18.B 19.D 20.C 21.A 22.B 23.D 24.B 25.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ABCD 27.ABCD 28.ACD 29.CD 30.ABCD 31.ADE 32.ABCDE 33.CD 34.BCD 35.ABC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在美育中,感觉的人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二是培育"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 37.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质为目的实施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 38.学校美育就是通过学校的途径对莘莘学子实施并让其认知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 39.化丑为美是指人的内在的善与智慧等使别人不以他们体貌的一般或丑陋为意,不自觉地愿意与他们交往。 40.内在审美素养是指内化于教师自身的心理-文化结构中的不可见的、有着一定发展水平和稳定程度的审美素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1)美育赋予德育以美感。(2分) (2)美育赋予德育情感体验。(2分) (3)美育与德育休戚与共。(2分) 42.(1)树立社会审美观。(2分) (2)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1分) (3)发现生活美,创造社会美。(1分) (4)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2分) 43.(1)儿童艺术活动的许多内容就是游戏。(2分) (2)儿童艺术活动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游戏式的。(2分) (3)儿童艺术活动的艺术精神是游戏性的。(2分) 44.(1)作为专家,小学美育教师必须具备知识要素。(2分) (2)作为教育家,小学美育教师必须具备影响学生的品德要素。(2分) (3)作为艺术家,小学美育教师必须具备审美素养要素。(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评分参考】要点完整,阐述充分,举例得当,可得满分;举例阐述一般得8-10分;没有举例阐述,得5-7分。 45.(1)梁启超首次在中国提出了"趣味教育"的概念,其实质是情感教育或美育。他认为,趣味是人的文化本能,但生活中人的趣味难免会削弱或毁坏,因而人的趣味需要加强,文学、音乐和美术是加强趣味的重要手段。(4分) (2)"趣味教育"的第一条路径,指的是通过作品的反复欣赏,形成了内在的形式感,提高了审美能力,培养了审美兴趣。(3分) (3)"趣味教育"的第二条路径,指的是作品内涵对人心理情感的不断作用与影响,使人了解人生,培养起健康快乐的审美心态。(3分) (4)"趣味教育"的第三条路径,指的是作品借助虚构,想象而创造的优美高尚境界来影响人、指引人,使人超越平凡,达到一种自由的境地,培养高尚的精神人格。(3分) 【评分参考】联系实际,要点完整,阐述充分,可得满分;阐述一般得8-10分;没有阐述,得5-7分。 46.(1)内在审美素养主要有三条培养途径: 第一方面是理论学习;(2分) 第二方面是生活经验的积累;(2分) 第三方面是审美实践活动:包括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两个方面。(4分) (2)审美技能素养的培养途径: 第一方面是通过对生活多样性的感受,搞好教师自身的形象美设计;(2分) 第二方面是培养小学教师展现教学美技能的途径:首先是培养小学教师的课程审美化设计能力;(1分)其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语言审美化技能;(1分)最后是培养小学教师的艺术表现和批评技能。(1分)更多考试复习资料请浏览浙江自考网的历年真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