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考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6)
- 时间:
- 2022-03-10 16:09:20
- 作者:
- 浙江自考网
- 阅读:
- 来源:
- 浙江自考网





一、十三经的书名及其注疏者。
二、解释:传、笺、疏、章句、衍文。
三、古书注释术语"曰"、"谓"、"犹"、"貌"、"之言",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1.《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籍( )也。"
2.《魏风马牛不相及•伐檀》:"实之河之侧兮。"毛传:"侧,( )时也。"
3.《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商( )。
4.《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晏集解:"同门( )朋。"
四、问答题:
1.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
2.古书注解中的"读为"、"读曰"同"读若、读如"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五、下面的四段古文各有三种不同的标点,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的标点后打√。
1.《世说新语•雅量》:
(1)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2)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3)谢公兴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向局。
2.《荀子•修身》
(1)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2)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压受谏而能诚,难欲无进,得乎哉?
3.《吕氏春秋•别类》:
(1)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2)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3)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
4.王充《论衡·问孔》:
(1)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2)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3)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以上便是浙江省自考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6) ,浙江省自学考试网将持续为您推送2021年浙江自考复习备考、考试资讯等信息。